对越还击伤亡大,并非只是因为训练不足,许世友的总结一针见血
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国取得了胜利,但付出的伤亡还是挺大的,虽然打击了越南的嚣张气焰,捍卫了我国领土完整,但我军也付出了6000名将士的死亡和20000多人的负伤,这场胜利的背后是惨痛的伤亡,我国近代大型战役中,这样的伤亡都是少见的。
那么为何我国会在这场战役中损失惨重?面对越南这个并不怎么强大的对手为何我军伤亡巨大?要想探究这个问题,好要从当时的国际大环境说起,我国自从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一直处于和平稳定的环境,一直到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我国将近30年没有打过仗,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部队里很多人忙着搞建设,忙着抓生产,一五 二五 三五 计划个个铺展开来,部队里训练的人数毕竟没有太多,况且越南处于我国南方,天气湿冷,蚊虫较多,我军多年来在北方战场经验较多,很多士兵在越南的战场上不适应,水土不服,直接影响了战斗力,当然也不能把错误归咎于特殊年代缺乏训练,我们低估了越南这个对手也是很致命的,越南这个国家近几十年同法国、美国等国家作战多年,可以说作战经验相当丰富,特别是山地丛林作战,这正是我军当时所不擅长的,我军对越南的情况,战术配置等方面也不太了解,据说当年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无法自拔,美国轰炸机对越南轰炸的数量超过了美国在二战时期所有使用的炸弹总和,但依然没能取得越南战争的胜利,美国人的炸弹把越南的丛林都炸得寸草不生,但依然挡不住越南人动不动放两响黑枪,毕竟越南丛林是个非常恶略的地方。
你说这丛林大吧,并没有南美洲的亚马逊丛林大,但里面的艰苦程度一点跟亚马逊相比有过之无不及,不仅是我军在越南丛林吃过苦头,美国 法国当年也在这里痛苦不已,越南丛林已经成为了越南的优势,我国将军许世友是一名优秀的将领,参加过多次战争,从抗日战争开始,可以说经验丰富,但在越南的丛林面前,我军士兵也是损失惨重,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70年代末期,我国的军工业也并没有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可以说还是落后的状态,而越南拥有苏联提供的大量武器,至少在武器装备方面,我军是落后于越南的,而且近30年的太平,我国很多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人都已经老去,参加越南战争的很多都是生在和平年代,大多数都是20多岁的小伙子,更重要的是很多人训练两三个月就直接送到了战场,很多人不知道战争的可怕,在战斗过程中面对敌人的攻击不能很好的隐藏自己,我军9个人制的步兵班,武器上并不发达,我军的战术还是像过去一样比较单一,在面对越南丛林的危险下,步兵乘坐坦克向前推进,这样很容易造成牺牲和死亡,越南到处密布丛林,处处隐藏着危险,这就好比我们抗日时期的打游击,你根本不清楚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窜出几个越南士兵拿着枪扫射,况且很多越南士兵还扮成老百姓的样子,这就更加让人难以辨认了,至少在这方面,越南充分显示了自己的狡猾,一直到我军进入越南领土,越南始终都不与我们进行大规模的正面冲突。
我军的情报工作以及计划的合理性也不够严谨,脱离了战场实际,比如在一场战役中,我军计划用7个师左右的兵力用1周的时间把该地区的越军彻底歼灭,但由于我军对越南的防御工事还有作战部署不了解,我国又增加了4个师的兵力,用了11个师历时一个月也没将该地区的越南兵消灭完,由于我国长期没有参与过战争,武器也没有更新换代,这就造成了武器装备方面的劣势,我军的劣势很明显,战争刚开始几个月我军就损失惨重,尽管原因众多,但最重要的是我国已经30多年没有打仗了,军队里有作战经验的将领换了好几轮,况且在越南战争中老天不作美,越南本来就是热带季风气候,多次在战斗中下雨,产生雾气,严重影响我军视线,进而影响战斗力,这种种不利因素,造就了战争初期我军的不利局面。
但我军多年来的丰富经验告诉我们,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在谅山战役中,我军武器迅速更新换代,立刻成为了压倒性优势,谅山到处是崇山峻岭,前期确实吃了不少这方面的亏,但我军仔细研究之后做出了精密部署,扭转了战局,在越南丛林的崇山峻岭中,我军也分成了很多小股部队,灵活运用各种战术,因地制宜,面对敌人的火力冲击,我军有的部队负责吸引火力,有的部队负责绕到后方去偷袭敌人,就这样迂回包夹,敌人的优势很快就不利了,我军在越南战场上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制胜的关键之一,所谓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我军刚开始时候由于多敌人的不了解,后勤方面让敌人钻了不少空子,要知道打战争就是打后勤,抗美援朝之所以胜利与当时强大的后勤供应得分不开的,战士在前方打仗,吃饭,弹药,这些衣服都是要解决的,我军前期这些准备并不充足,越南军队本土作战,这方面自然比我们要有优势,但这并不是理由,我国后来很快调整了作战部署,后勤补给,武器装备等方面也渐渐跟上了,战争胜利的天平正在向我们倾斜。
初期的不利局势许世友将军在战后总结说,主要还是我军战术落后,地形不熟,且参战的多是新兵,平时训练量不足,战争开始时一群一群地往前冲,没有分散开,很容易成为别人的目标,更重要的我军的枪也打不准,这跟平时训练离不开,所谓平时多流汗,战场少流血,真是一条千古不破的定律。
越南军队还特喜欢偷袭我们的后勤,这也是我军薄弱的一个点,我军安全警戒比较疏忽,给了越南军队可乘之机,后勤保障是一支军队战斗力的保证,历代兵家都特别重视后勤保障,由于我军变动太大,很多干部从基层提拔到中层,从中层提到上层,问题也就出现在了这里,战斗过程中有时得不到同意,很多战士都是训练了几个月的新兵,还没有上过战场,打枪很多时候是打不准的,经常一梭子子弹打过去,敌人一个没撂倒。我军战斗过程中的伤亡,很多都是由于轻敌或者一些小错误造成的,甚至在刚开始与越南军队接触的过程中,10分钟的时间我军有100多人阵亡,后来我军及时调整了作战部署,战局才得以扭转,尽管我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我军本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亡,越南战争虽然历时不是很长,打了一个月左右,最后以我军的胜利结束,越南战争虽然我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我军的伤亡也惨重。
这是一场值得深思的战争,为我国后来的改革强军提供了不少经验,决定战争胜利的因素有很多,武器装备,士兵战斗素质,将军指挥能力,完整的后勤保障,都是不可或缺的。越南战争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不管在什么时候,永远都不要轻敌,历史上很多次战争,都是由于轻敌而战败,就比如西楚霸王的鸿门宴,明朝皇帝朱祁镇的土木堡之战,都是在自己有绝对优势力的情况下,对敌人的认识不足,从而导致了战争的失败,因为战争和比赛很像,两个对手相互较量,必定有一个赢家,一个输家,如果说两方打个平手,这种几率在历史上还是少见的,只要是战争都有胜负,或多或少的总有一方比对方赢得了更多优势,德国战略家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 的一本书上说过,战争就是用暴力的手段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手段,这句话很好的概括了战争的本质。
越南的崇山峻岭,茂密的丛林,5月份阴雨绵绵的天气,10月份又异常干燥,况且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就是越南的丛林了,东南亚的丛林或许都有同一个共性,那就是蚊虫,疾病众多,一头扎进丛林中就好像迷宫一样,有时候你走几个月都走不出来,我国在当初抗日战争时期,派出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也是同样的环境,在野人山中,死在丛林中的人数比在战斗中阵亡的还多,这也正是东南亚丛林的可怕之处,美国人打了多年的越南战争,最后也没有取得是胜利,这跟越南的地形地貌是分不开的。
况且我军也不是本土作战,越南人凭借着对地形地貌优势,不断对我军进行骚扰,使我军在战斗初期痛苦不已,因为在这种丛林中,冷不伶仃地放两枪,你根本不知道人在哪,这种打游击的方式实在是让人头疼不已,越南的地形本就易守难攻,再加上天气条件复杂,我军前期确实吃尽了苦头。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越南的国力并不能与我国相比,我军赢下这场战争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我国并不想像美国一样和越南在这耗,1979年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长期的战争不适合国内的经济建设,我军要在最短的时间结束越南战争,在后期的时候,我军武器迅速更新换代,作战部署,后勤保证也有了很大的完善,在短时间内我军很快熟悉了越南的战术,适应了越南的地理环境,战局很快像我们预料的一样,我军在后期在很少的伤亡下给予了越南极大的打击,其越南的主力部队被我们逐个歼灭。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还发生了一个小细节,就是在我军俘虏越南装备的时候,发现很多装备就是我国当初援助越南的物资,当时越南和美国在打越南战争,我国和苏联援助了越南大量物资装备,越南后来用这些物资装备对付我国,实在是让人心寒。我国最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历史意义也是很重大的,我国同越南划清了国境线,此后虽然与越南之间的小摩擦不断,但大规模的战争从来没有出现过,越南战争让我军认清了时代形势,为提高人民军队的战斗力,高精尖武器的研发提供了宝贵经验,开始了军队现代化建设。
越南战争丛林许世友越南战争发布于:河南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上一篇:没有了